桐油多少钱一斤(彭治顺丨永顺桐油秘史)

admin 阅读:127 2024-11-08 08:19:53 评论:0

油桐花开 余光龙 摄


准备外运的桐油 陈庭茂 提供


王村老码头 陈庭茂 摄


彭治顺


1


永顺是金色桐油之乡,油桐栽培历史悠久。《永顺县志》记载,永顺县在宋初就把桐油作为向宋王朝纳贡的第一宗贡品。乾隆《永顺县志》卷十一“檄示”记载,“永顺地方,山多荒土,尽可种植树木。已奉督宪檄行示谕在案,查民山土原须广种杂粮,为每年食用。岂知种树之利,数年之后即可致富。尔等须于近溪者种杉木,背阴者种蜡树,平坦者种油桐树,多砂石者种花椒树。园角墙边,或种桑养蚕,或种麻纺绩。长成之后,无需人力薅锄,年年可收利息”。乾隆《永顺府志》卷十“物产”载,府境“桐油山地皆种杂粮,岗岭间则植桐树,收子为油,商贾趋之,民赖其利”。


据《中国农史》2019年第5期《清至民国沅江流域油桐业拓展与本土知识关联性研究》一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永顺县植桐面积73456亩,有油桐树4407360株,桐油产量2350592公斤。随着桐油产业陷入低迷,永顺油桐种植面积逐渐萎缩。1990年,随着桐油价格下跌,很多油桐树被砍。2001年,更多油桐树被砍,栽上其他树种。


为了保护油桐树种质资源,2008年,永顺县在青坪国有林场开始建设湘西国家油桐种质资源库。工作人员到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河南、陕西等18个省市区的油桐产地去收集种源,进行编号,并按照不同种源进行栽植。2024年,资源库种植油桐面积达1080亩,保存317个品系,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2


历史上,桐油贸易一度是永顺支柱产业之一,收益十分可观。


清同治《永顺府志》卷十九“风俗绩编”载:“城乡市铺贸易往来,河道险隘,贩运艰难,其货有由常德、辰州来者,有由津市、永定来者,必土人担负数十百里外,至本地出产如桐油、五倍子、药材等类,或装出境,或装客来,市招收均视时,为低昂莫之或欺。”民国《永顺县志》载:“桐油,膏桐树子,宜霜降节后检(捡)子榨油。昔年价贱,近日较高,为出口货大宗。”清朝至民国,永顺的桐油从该县各地运至王村(现芙蓉镇),然后走水路运至常德。桐油贸易在永顺县商业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该项收益是永顺县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民国年间,政局比较稳定的时候,永顺县城桐油收购价大致是20块光洋一担(18两4钱秤,100斤,当时正常是16两为1斤),常德销售价每担约37元,仅差价就高达85%,每担又是按13两8钱秤100斤计算。这样,由永顺购进100斤桐油在常德出售时,实际上是133斤4两,可卖49元3角6分。运输则是一水之便,从王村至常德,下水五六天可到。每桶油减去永顺到常德的运费、上下人工费、税款等共计4元,实际差价高达1.268倍。因此,在整个民国年间,经营桐油成了永顺城乡商人们主要的生财之道。不仅商号的资本都按桐油计算,而且能不能抓住以桐油购销来开展业务,成了衡量永顺县商人经营水平的主要标尺。


王村是永顺桐油最主要的集散地,位于县城东南部,汉为酉阳县治旧址,距县城51公里。上通川黔,下通辰常,水陆通衢,是酉水流域的最大码头。清朝中叶,来王村沿河经商的人,基本上是辰、常二府和江西人。清朝末叶,本地商人才日渐增多,巨商大贾才开始出现。清朝末年,王村商业市场非常繁荣,从街头太平桥到街尾河码头,五里长街之上有门面的大小商号204家,从业人员有630余人,自由资本折桐油22300桶,总额当在850000多元,每年桐油输出量有四五万桶(每桶是17两6钱秤,100斤)。茶油旺年输出量在一万桶左右,即每年输出桐油2870000多公斤,茶油650000公斤。在最旺的十月、冬月、腊月三个月,每天进入王村市场的油担子有一百多副,骡马数十匹。王村港最多时有货船100多艘,每天有船进,有船出。最大的商船可装桐油七八百桶。


3


清末民初,王村有“四盛”(裕盛、大盛、亿盛、荣盛)“八大号”(黄有成、张永发、顺记、同昌顺、杨宏盛、张义和、彭义丰、德记)等十二户巨商,他们收购的桐油和其他土特产品全部交常德的义瑞洋行、齐来洋行、安利英洋行。


1925年,永顺县遭受特大旱灾,饿殍盈野。王村黄有成到常德卖了桐油,运了几船大米到王村。他在常德的米进价每担仅一块多光洋,回来后把米赊给农民,作价高于市价。冬天付钱时一律不收现款现粮,要农民用最低价折还桐油。这样短短四个月中按他自己说是赚了个对本,实际上是两三倍的利息,从此一跃成为王村首富,最风光时手中有光洋十万,河下有桐油四千桶。


民国初年王村204户商号中,资本在500桶桐油以上的有13户,其中有7户还是大地主。清朝末年操纵王村市场的巨商黄岁初,就是出租近千亩稻田的大地主。他是王村最早的商会会长,整个王村的物价,他说涨就涨,喊跌就跌,并自称“三不穷”——火烧不穷,水淹不穷,命案官司打不穷!


万坪龙家寨大商人庄莅之商号做桐油生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抬高收购价格,分期付款。在永顺以高于市场价30%—50%收购桐油,但限三个月付清货款。这样从形式上看,卖主100斤桐油卖得130斤到150斤桐油的价钱,都喜欢把桐油卖给他们。但由于货币贬值,三个月后,150斤桐油的现金连100斤也买不到了。他们从永顺起运桐油到常德,最多二十天可以到达,三个月最低可以周转两次,100斤油就变成了300多斤。


赶“红盘”。常德油行里每年正月十五以后,才开盘做生意,开盘时油行的收购价格比平时要高出10%左右。他们手头油源充足,千方百计地赶在正月十五前把油运到常德,一开盘就有油卖,可以多得10%的价款,谓之赶“红盘”。


“卖抛”。桐油不愁卖,他们一般在春节前后或五至七八月间缺油时,到油行先口头上卖几百桶桐油(没有现货),拿到几百桶桐油的钱。等“桃花油”(桐籽榨油气候时宜出油率高,油农们都选在农历二月间桃花开的时候榨油,称为“桃花油”)或新油上市时再兑现货。这种卖空的办法就叫做“卖抛”。他们每年“卖抛”至少一千担。


买“后到油”。在春夏荒的时候,低价向油农预购桐油。价格低于市场价格30%—40%,出油后再兑现。实际上油农要卖两百斤油才能得到一百斤的钱。


掌握行情,灵活经营。1945年10月,庄莅之叫陈远源装100桶桐油到常德,见油价不算太好,又发往汉口。探得汉口油价也不算好,就用桐油换棉花,每百斤换两百斤,一个油(一篓)换250斤。换回的棉花运抵常德后,常德棉花奇缺,每担以4万元高价一次性卖光。


伴随着桐油争夺战,王村的商家为了做好桐油生意,光靠商家坐店和雇请店员收购是不可能的。于是,一批善于钻营的桐油经济人“枪杆子”出现了。他们首先同一户或几户大商号联系好,替其代收桐油,取得铺底资金。然后到太平桥、十里岩一带交通要道口上挂牌设栈,拦住由永顺、龙山等地到王村的挑子客、驴子客和由四乡来的油农们,收购他们的桐油,到栈里灌成整桶,裱糊好了交给商家。在收购中,他们采取称进时17两6钱的秤算17两4钱,交给商家时又算17两6钱,称毛用号秤(17两6钱),退皮用市秤(16两),每担油向农民或小贩赚两三斤。为了刺激这些“枪杆子”收油的积极性,商家又允许他们交货时在“号秤”上挂一根半斤多重的小木棒,并“叫秤”一斤,即99斤油按100斤油算,作为给他们的酬劳。“枪杆子”们还从价格上搞名堂。外地来的油客和农村来的油农,不知道油的行情,他们却熟悉行情。上市的油多,就低于市场价收购;上市的油少,不按市价或略高于市价收购。并视行情好差,适时给商家交货,从价格变化中,捞一些油水。这样桐油能更快地集中起来,装船外运,加快周转。民国初年,王村靠“枪杆子”为生的就有十多户人家。


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常德的桐油改为长沙经铁路运入香港出口,年出口桐油160000担。上海、武汉沦陷后,因交通阻塞,桐油年成交量降至65000担。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常德失守,存放在长沙、湘潭的15000担桐油有的被炸,有的被抢。常德油行的固定资产损失殆尽。抗日战争胜利后油行开始复兴,但货币贬值,油行经营不景气,永顺桐油贸易也随之低迷。


永顺桐油贸易历经晚清、民国的繁荣,至抗战时期受国民政府“统制”政策(即统购统销政策)及战乱的影响逐渐走向衰落。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0517w.org/news/39406.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