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要多重视,暴发起来难控制易减产,如何有效防治?)

admin 阅读:125 2024-11-08 11:00:34 评论:0

水稻白叶枯病为细菌性病害,多在孕穗至抽穗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茎。最新报道是八月中下旬,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现疑似病株,经南京农业大学鉴定,确定为水稻白叶枯病。该病害一旦流行,防控难度高,一般减产幅度在10%-30%,严重的达90%,甚至造成绝产,一定要多重视。


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的病害症状

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故称白叶枯病。


田间诊断要点:病斑沿叶缘坏死,呈倒“V”字形,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干燥时形成菌胶。


在籼稻上的白叶枯病斑多半呈黄色或黄绿色,在粳稻上则为灰绿至灰白色。


白叶枯病的发病条件

白叶枯病发生的条件是:25-30度,湿度85%以上,多雨,日照不足,风速不大。20度以下,30度以上发病会受到抑制。天气干燥湿度低于80%则不利于病菌繁殖。


不同田间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一般长时间不晒田的地块、氮肥施用过多的地块、种植密度过密的地块的田块易发病重。


如何诊断是白叶枯病还是螟害枯心?

在南方稻区一些高感品种上易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其主要特征为“失水、青枯、卷曲、凋萎”,形似螟害枯心,因此不少农户常常傻傻分不清。


辨别方法:将枯心株拔起,切断茎基部,用手挤压,如切口处溢出涕状黄白色菌脓,即为白叶枯病。若为螟害枯心,可见有虫蛀眼。


综合防治措施解决方案

防治白叶枯病,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红叶病)类似,必须以抗病良种为基础,杜绝病菌来源为前提,秧苗防治为关键,肥水管理为重点,在初发病期施药防治为辅助的综合措施。


1、农业防治:


① 选择抗性品种。


②消灭菌源:水稻收割后,稻草打捆运出。


③ 种子处理:水稻种子播种前用强氯精进行浸种。


④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使禾苗稳生稳长,壮而不过旺、绿而不贪青。在水的管理方面,要平整田地,避免低洼积水;要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晒田,防止串灌、漫灌,注意及时排涝。


2、适时药剂防治:


①药剂选择:可选用噻霉酮、叶枯唑、噻森铜、噻菌铜、噻唑锌、春雷霉素、氯溴异氰尿酸及20.27%碱式硫酸铜 (铜高尚),用足剂量,兑水30-45公斤喷施。间隔5-7天再施药一次,连续施药二次。


②注意事项:


施药时做到有一点治一片,有一片治一块的原则,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病害蔓延;


防治宜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露水出现前进行,发病田要先打未发病的区域,最后打发病中心,对发病中心,适当增大喷药量。打完药后小心退出来,并用喷头对与衣服接触过的水稻再次喷药。打药人员的衣服到无病田打药时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人为交叉传播;


严禁大水漫灌和串灌,以防病菌扩散,控制病害蔓延。


图片选自网络,若有侵权望联系删除!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水稻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订阅“水稻知识小课堂”专栏!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0517w.org/news/39936.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