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在古代,它的鼻子是人们争相烤食的美味)

admin 阅读:63 2024-12-15 13:11:08 评论:0

大象家族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群体,因其体型庞大,于是网上时常有人问:“大象肉能吃吗?”“大象肉好吃吗?”“大象肉这么多,为什么不养大象来吃肉?”


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大象肉没有毒,当然能吃,早期人类就喜欢捕食各种象类,出土的大量化石和遗迹证实原始人会捕食庞大而笨拙的象类。不过目前大象在我国是一级保护动物,吃大象肉是违法的。但在非洲,吃大象肉的现象很常见,东南亚也时有吃大象肉的新闻。


第二个问题,大象肉不好吃,大象寿命长,生长期长,皮糙肉厚,肉质非常粗糙,只有缺肉吃的地区才会吃象肉果腹。


第三个问题,大象的食用价值低,饲养成本高,养来用作肉食是赔本买卖。


大象肉既然能吃,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大象简直就是移动的“肉仓”。


古人爱吃野味是出了名的,但也是无奈之举。古时农牧业和养殖业与现在相比非常落后,多是靠天吃饭,如果老天爷不给面子,往往是饿殍遍野,而且当时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不严重,各种飞禽走兽到处都是,威胁人类与农牧业的安全,与人类冲突剧烈,吃掉它们方能解心头之恨。不过当时调味品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烹饪方法也很落后,所以做出来的野味多半会令现代人难以入口。所以当时吃野味谈不上享受,而是获取蛋白质的生存手段。


大象在古代的分布范围远比现在广阔。先秦时期,亚洲象在中原地区有分布,《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公元前700年至今中国大象的分布变迁


几百年后,大象也未退出黄河流域。《尔雅·释地》记载:“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象犀焉。”梁山在陕西境内。之后受气候变迁的影响,大象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逐渐南移,目前仅存于云南南部和西部的热带范围。


中国古人对大象很熟悉,这么大块肉自然也会被古人端上餐桌。但是从古籍的记载来看,古人最钟爱的部分是它的鼻子。


古籍当中关于大象的内容不多,关于吃大象肉的内容更少,而象鼻是被提及最多的部分。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触之翠,述荡之挈,旄象之约。”旄象之约是指牦牛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


唐代广州司马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广东的潮州循州野象很多,当地人捕到了象,会将其又肥又脆的鼻子烤着吃,从“争食其鼻”可以看出它的鼻子有多受欢迎,鼻子可能是大象身上唯一好吃的部分。象鼻在广东被称为象拔,炙象拔至今仍是津津乐道的美味。


另一唐人段公路所著的《北户录》也记载:“循州、雷州皆产黑象……土人捕之,争食其鼻,云肥脆偏堪为炙,滋味小类猪之含消。”这里的“猪之含消”被认为是指烧乳猪,也就是烤象鼻的味道和烤乳猪很像。


唐代《酉阳杂俎》描述:“鼻端有爪,可拾针。肉有十二般,唯鼻是其本肉。”


南宋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中也写道:“象肉以鼻最美,故人多谋之。”


元代《饮膳正要》记载:“象肉味淡。不堪食,多食令人体重。胸前小横骨,令人能浮水。身有百兽肉,皆有分段,惟鼻是本肉。”


这些记载足以证实,古人公认大象身上最好吃的部分是鼻子。


大象鼻子好吃,可能与上面的肌肉分布有关。象鼻是大象呼吸、交流、取食、取水的工具,是没有骨头的肌肉结构,估测有4万-10万块肌肉,横截面有15万条肌束,非常灵活,既能拾起硬币,也能举起200公斤的重物。中国人爱吃“活肉”,也就是动物运动功能最强、活动量最多的肉,象鼻就是大象身上的“活肉”,在大象身上算是最为鲜嫩的部分。


大象鼻子虽是中国流传千年的高档食材,但是如今大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敢打它的主意可是要吃牢饭的。不过网上仍有这样的传闻,比如“某地区偷偷将动物园死亡大象端上餐桌”、“中国工人在非洲加蓬烤象鼻子吃被捕”,这些传闻未经证实,但我国森林公安查获过走私的大象肉,证明国内有人在消费。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国是亚洲唯一一个亚洲象数量呈现增长的国家,但野生数量也只有几百头,如果有人打它们的主意,它们的处境仍是岌岌可危的,希望亚洲象不会步犀牛的后尘。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0517w.org/news/51905.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