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头蚤病(对付锚头蚤病,浮游动物是锚头蚤虫卵及幼虫的天敌)

admin 阅读:85 2024-10-11 01:26:17 评论:0

锚头蚤病又叫针虫病,是由锚头鱼蚤科 (Lernerdae)锚头蚤(Lernaea cyprinacea linne) 雌虫寄生在鱼体表鳞片下或头部等处所致。


锚头蚤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夏秋季偏多,对鱼类危害很大。它的生活史从虫卵经过5期无节幼体和5期桡足幼体,第5期桡足幼体交配,一生仅一次。交配后雌虫寻找适应宿主(即免疫力降低)寄生,再经过童虫、壮虫和老虫3个阶段,其寿命随温度高低而有所差别,一般20天~一个月左右。


锚头蚤在鱼体寄生时,头部插入鱼体,躯干部露在外面。童虫状如细毛,白色无卵囊,寄生部位有血点;壮虫虫体透明,可见黑褐色的肠道蠕动,卵巢在肠道两侧明显,常有一对绿色卵囊拖在后面;当进入老虫阶段,虫体浑浊不透明、变软,并往往布满藻类和固着类原生动物,俗称“挂脏”。


处于壮虫阶段的锚头蚤,头部深深插入鱼体里面,长出头角,形如铁锚,露在外面的只是虫体的躯干体节。即使使用浸泡杀虫剂药物的浓度(一般浸泡浓度是泼洒浓度的10倍)浸泡,浸泡到鱼都难以忍受时,也不一定杀死寄生在鱼体身上的锚头蚤。


还是那句话,对于鱼病,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对于池养鱼类,在苗种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杀死水中锚头蚤幼虫等有害生物;鱼种放养时要用20克/立方米水体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浴15分钟。


另外开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中饵料生物慢慢丰富,鱼的营养状况好转,鱼的免疫力也在增强;饵料生物中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可以锚头蚤的虫卵、无节幼体为食,即浮游动物是锚头蚤虫卵及幼虫的天敌,浮游动物多了,锚头蚤可以大大减少,这比杀虫剂的施用要经济、环保、有效的多了。


如果发现鱼体上有肉眼可见到针状的病原体。鱼急躁不安,食欲减退,体质消瘦,游动缓慢,那就要警惕这麻烦的锚头蚤病了。


锚头蚤会钻入鱼体肌肉内,用口器汲取病鱼体液,也噬食鳞片和肌肉,靠近病灶处的鱗片常被锚头蚤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不规则形缺口,这又给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因此往往引起其他细菌性病的并发症。


治疗可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池水中药物浓度达0.5-1克/立方米水体,能有效杀死锚头蚤幼虫。


锚头蚤幼虫有弱趋光性,早晨和傍晚集中于水面,所以用药时间以早晨和傍晚为好。


对于刚寄生的幼虫,要采取间隔15天施药2次的方法:对寄生的壮虫,每周施药1次,3次即可杀灭;寄生的老虫,施药1次即可杀灭。


对于小水体或水族箱饲养的观赏鱼,在患该病时可将病鱼捞出,用镊子除去锚头蚤后,采用10-20克/立方米水体高锰酸钾溶液,日浸洗1次,每次15-20浸洗数日,防止伤口感染细菌;也可直接将病鱼放入10克/立方米水体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洗,连续3次,待锚头蚤死亡软化后,用镊子取出,涂药后放回水中饲养即可。


在治疗锚头蚤病后,要全池泼洒氯制剂药物,以消毒池水,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本文转自【爱鳞说】。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0517w.org/news/6948.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