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绿荔枝(颜色鲜艳、肉质爽脆!北园绿荔枝背后有这么多故事→)
蝉鸣荔红
阳光热烈
果香四溢
在小楼镇腊圃村正旭现代农业孵化园荔枝种植基地,大面积种植了一批晚熟优质荔枝。其中,一款名为北园绿的荔枝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它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广州市正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北园绿”荔枝,颜色鲜艳,肉质爽脆,成为夏季水果高端市场的热门选择。
北园绿荔枝
荔果飘香 深受市场青睐
7月中旬
是北园绿荔枝采摘的收尾阶段
日前
正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果农
忙着挑选最后一批成熟的北园绿荔枝
准备出售
北园绿荔枝又名北园挂绿、桥头挂绿。北园绿荔枝是增城挂绿荔枝的近缘。因其树势、叶片、果实外观、品质风味等性状都具有与增城挂绿相似的特征,故在北园绿荔枝未审定前,当地村民都习惯把其称作北园挂绿或桥头挂绿。北园绿荔枝具有果大、果皮鲜艳、早结丰产、肉质致密爽脆、清甜香味浓郁等特点,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PH值微酸性、东南向且无霜冻的缓坡地进行种植,嫁接苗砧木宜选用怀枝或迟熟山枝,高接换种中间砧选择迟熟品种较为适宜,从而促进北园绿荔枝丰产稳产优质。
有关专家介绍,北园绿的价格比一般市面上售卖的荔枝要高,一方面因为它与增城挂绿颇有渊源,受惠于挂绿的盛名,且北园绿具备一定种植规模,丰产性较好,味道接近正宗挂绿的独特风味;另一方面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挂绿品种的种植难度相对其他品种较大,对于水土、气候以及果农的管护要求高,市场上较高品质的挂绿荔枝少之又少,且荔枝极容易在短时间内变色变质,运输到北方销售的保鲜成本也较高。
广州正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4月成立以来,选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潜心研究,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大力推进北园绿荔枝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指导优化,北园绿荔枝在2018年成功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增城荔枝的优质、珍稀新品种。其果皮色泽红中带黄绿,平均单果比普通挂绿大20%左右,每颗荔枝都环绕一圈红线,果肉皓白凝脂,味清甜,肉质爽脆,食后挂齿留香。
北园绿荔枝因其独特的口感品质和历史文化,深受市民群众的青睐。在抖音等各大知名网络平台上,近2000名电商达人带货北园绿荔枝。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北园绿这份高品质的美味,广州正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源头开始严格把控质量,从荔枝的采摘、分拣到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发货采用邮政EMS,每天专机专车进行运输,确保每一颗荔枝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全国各地。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正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在荔枝的包装上采用了名为鲜物休眠保鲜袋的新型物理保鲜技术,这种包装可以使荔枝处于近休眠状态,有效减缓其呼吸代谢和能量损耗,从而保持荔枝的新鲜度和口感。
此外,由于荔枝本身不易保存,为解决荔枝的保存问题,并让荔枝创造更大的效益,清光绪年间,自小就在酒厂学艺的增城桥头村陈氏家族族人陈观澜经过多次摸索,并结合增城本地的地理气候特点,潜心研究探索解决荔枝保存问题的方法,大胆改进荔枝酒的酿造技艺,终于酿得酒体清晰、果香浓郁、口感甘醇的荔枝酒。增城荔枝蒸馏酒酿造技艺流传至今,已有约150年历史,并于2022年入选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北园绿荔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如:“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北园绿荫传心学”“北园绿下学有成”“女姐寻味北园绿”等,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北园绿荔枝文化的独特魅力。截至目前,“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园绿荔枝的传说”也入选增城区第八批区级非遗项目名录。
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相传,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原名何秀姑,其勤劳秉孝,更兼知礼重德,深得村民邻里赞誉。后来秀姑飞升成仙,从此被称为仙姑。增城地区盛产荔枝,其中以挂绿最为著名。增城人认为挂绿是神圣之物,当地相传挂绿荔枝是何仙姑去蓬莱“八仙过海”前为父母织绣花鞋,无意间留下的绿丝带所化成。
北园绿荫传心学——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记载:嘉靖戊子岁(1528年)王阳明旋节广东时,知增城县令朱道澜[福建莆田籍,嘉靖四年(1528)始任增城县]始复修忠孝祠于城南(今荔城横街口天后宫,现仅存一殿),并置田三十九亩,图为祀焉。王阳明就把同邑浙江余姚人张壹民著的“王性常先生传”以正书(由礼部辨印生钱君泽所书)篆额重刻于“忠孝祠”,并立“重刻广东参政王公传碑”,王阳明还写了《竭忠孝祠》感怀诗:香火千年伤旅寄,蒸尝两地隔商参。邻祠父老皆人厚,从此“层城”是故林。其后,王阳明在朱道澜的陪同下,受邀到祖上同是莆田的增城桥头村最好的园林“北园”,在荔枝古树(今叫“北园绿”)树下赏荔品荔。在村中书院“占春山房”写下原已准备的“但愿温恭直谅,示以孝友谦和”一联赠给北园主人。于是“占春山房”曾有一王姓将军(王为总督两广军务)留下一名联的典故在村中流传至今。
北园绿下学有成——在道光年间,桥头村有一位非凡的少年,名为陈维岳,他每天在读书之余,都喜欢坐在北园的这棵荔枝树下和荔枝默默交流。他说,只要坐在这棵荔枝树下,思想就会特别清晰,无论背书思考都特别灵快。终于,这个在荔枝树下长大的天才少年,经过一番苦读之后,如愿考上了进士,还留京在刑部任职。在京期间,每当酷暑之时,他都念念不忘家乡的挂绿荔枝,却只能用荔枝干来解馋,曾留诗:山中无岁月,徜徉在书乡;北园堪可记,唯有挂绿香。
女姐寻味北园绿——民国时期,“北园挂绿”的陈氏家族也算书香世家,每到荔熟蝉鸣时,便会在“北园挂绿”树下搭个凉棚,摆设茶几,一来方便过往的人们在它的浓荫下栖息片刻,谈笑风生,好不热闹;二来常常会邀请文人墨客相聚在“北园挂绿”树下品茶,吟诗作对,赏物写生,感受着古树的悠悠古韵,享受着自在惬意的人生。曾有文人墨客留下诗文:“家国春秋梦,老树百年心。荔园书声处,佳果赠知音。”抗战期间,桥头村著名乡贤、时任增城县庆福乡乡长的陈锦章邀请正在广东劳军的“师曾剧团”,尤其是正印花旦“红线女”邝健廉来慰问演出。其时,正值蝉鸣荔熟时节,北园绿荔枝一串串挂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芳香。马师曾、红线女、冯少芳等粤剧艺术家齐聚桥头北园绿树下,台上一曲曲余音绕树,台下一个个如醉如痴,加上北园绿荔枝特有的香甜味,台下掌声不断、赞声不绝。北园绿荔枝也因红线女等著名粤剧艺术家的义演,而备受世人关注,从此声名远播。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妍、孙毅强
编辑:刘樱洁
责编:卢铭华、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0517w.org/news/81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